日本超好玩,美食、美景、文化都讓人流連忘返!但別忘記日本是個地震頻繁的國家。日本地處地震帶,一年四季都在搖。可能你對地震不陌生,但日本的地震規模和頻率,有時真的會讓人嚇一跳。出國在外,多一份準備總是好的!這篇文章要告訴你,來日本玩,怎麼準備一個「防災緊急避難包」,讓你玩得安心又放心!
什麼是防災緊急避難包?
簡單來說,防災緊急避難包就是一個應急包,裡面裝著地震或其他災害發生時,我們可能會用到的東西。
為什麼要準備「防災緊急避難包」?
出國在外,人生地不熟,萬一遇到地震,真的會手忙腳亂。準備一個「防災緊急避難包」,可以讓我們在緊急時刻,快速取得需要的物品,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。
「防災緊急避難包」(在日本稱為「非常用持出袋」)是為了在地震等災害發生時,能夠迅速應對,保障自身安全而準備的應急物品。這些物品可以幫助我們在避難期間維持基本生活,並在必要時提供求生所需的工具。
防災用品包的分類及推薦放置場所
防災用品包可以分為「緊急避難包」和「儲備物資包」。緊急避難包是地震發生時立即攜帶的,儲備物資包則是放置在家中,以備長期避難使用。緊急避難包建議放置在玄關或靠近門口的地方,方便隨時取用。
「防災緊急避難包」中應該放哪些東西?
至少需要準備這些必需品
- 水和食物:每人每天至少準備3公升的飲用水,以及足夠3天份的食物。建議準備不易腐壞的食品,如罐頭、餅乾、巧克力等。
- 急救用品:包括OK繃、紗布、消毒藥水、常用藥品等。
- 手電筒和電池:地震發生時可能會停電,手電筒是必要的照明工具。
- 收音機:可以收聽緊急新聞和災害資訊。
- 保暖衣物和毛毯:地震發生時氣溫可能會下降,保暖衣物和毛毯可以幫助您保持體溫。
- 貴重物品:如身分證、健保卡、存摺、現金等。
推薦補足這些物資
- 行動電源:保持手機電力,方便與家人聯繫。
- 哨子:在危急時刻呼救。
- 打火機或防水火柴:在野外求生時可用於生火。
- 瑞士刀:多功能工具,可用於各種緊急情況。
- 雨衣、手套、口罩、濕紙巾、衛生紙、塑膠袋:保持身體清潔和防護。
不同人群可追加不同物品
- 嬰幼兒:奶粉、尿布、濕紙巾、嬰兒食品等。
- 老人:常用藥品、助聽器、拐杖等。
- 寵物:寵物食品、水、牽繩、寵物籠等。
Check List!「防災緊急避難包」分類清單
- 水和食物:飲用水、罐頭、餅乾、巧克力、能量棒等。
- 急救用品:OK繃、紗布、消毒藥水、常用藥品、個人藥品、口罩、酒精消毒液等。
- 照明和通訊:手電筒、電池、行動電源、收音機、哨子等。
- 保暖和防護:保暖衣物、毛毯、雨衣、手套、口罩、防塵/防煙面罩等。
- 重要物品:身分證、健保卡、存摺影本、現金、重要文件影本等。
- 其他必備用品:打火機、瑞士刀、濕紙巾、衛生紙、塑膠袋、垃圾袋、毛巾、牙刷牙膏、換洗衣物等。
- 特殊需求用品:嬰幼兒用品、老人用品、寵物用品等。
也可以對照《東京防災》指南中的表格進行整理。
「地震包」需要注意什麼?
- 定期檢查和更新:食物和藥品都有保存期限,記得定期檢查,並更新過期的物品。
- 放在隨手可得的地方:把避難包放在玄關或靠近門口的地方,這樣地震發生時,才能快速拿了就跑。
- 客製化你的避難包:每個家庭的需求都不同,像是家裡有小孩、老人或寵物,就要準備他們需要的東西。
- 重量考量:避難包的重量要考量到自己和家人的體力,避免過重影響避難速度。
- 防水處理:將重要物品用防水袋包裝,避免受潮損壞。
除了避難包,這些事也要做
- 確認避難地點和路線:事先跟家人確認住家附近的避難地點和路線,並實際走過一次。
- 固定家具:把大型家具固定在牆壁或地板上,避免地震時倒塌。
- 學習急救知識:學會基本的急救技巧,在緊急時刻才能幫助自己和別人。
你或許還想閱讀在日本該為地震做哪些準備?
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大家更了解防災緊急避難包,並做好萬全的準備。畢竟,不怕一萬,只怕萬一,多一份準備,就多一份保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