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有關注過日本的美食,可能你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:在壽司和日式便當(比如車站經常能買到的車站便當)裡,經常會看到一種綠色的葉子形狀的東西,比如這張圖:
這個到底是什麼東西呢?叫什麼名字?為什麼要放在壽司和便當之類的食物裡面?
這個是什麼?
事实上,这个东西在日语里叫做バラン(BARAN),也有人稱其為ハランHARAN,語源據說是來自於中文裡的“馬蘭”這個詞。關於為什麼會有兩種讀音,由於涉及到日語在造詞時讀音的變化,在此不做展開,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了解一下。總之以上兩種叫法都是對的,為了便於表述,後文將全部使用中文譯名“一葉蘭”。
為什麼要放在食物裡?
日式料理中使用一葉蘭,有兩個主要目的:
- 防止食物之間相互染色或是沾上彼此的味道
- 作為食物的裝飾
也就是說,一葉蘭是作為物理意義上的食物之間的“分隔板”來使用的,同時由於它擁有鮮艷的顏色和相對比較美觀的外形,而日本的食物中往往由於缺乏蔬菜而缺少綠色,它正好可以作為補充綠色的裝飾品,讓便當看起來更為可口。
從最開始就是這樣的嗎?
在最開始的時候,人們(尤其是壽司大廚和專職做便當的廚師)是直接使用一葉蘭本身的葉子,稍作剪裁直接放入料理裡面的。但是直接使用新鮮植物在某些時候會很麻煩:如果放置久了,一葉蘭本身的味道會滲透進食物中;而且並不是一年四季、隨時隨地都能摘取到一葉蘭的葉子,導致不能隨取隨用。
隨著時代進步和科技發展,人們開始思考起新鮮一葉蘭的代替品。有什麼是既符合食品安全、又沒有特殊氣味,還能夠隨時隨地都獲取的呢?
人們將目光匯聚到了塑膠身上。
當時薄塑膠已經開始普及到日本民間。有一位壽司料理人突然意識到,這個是不是能夠取代一葉蘭,作為壽司和料理之間分隔的材料呢?
最開始的嘗試,是直接把處理消毒的薄塑膠插入料理之間。分隔的作用是有了,處理過的塑膠很安全,也不會有自己本身的氣味,由於工業化的發展還能夠進行大量生產,可謂性價比CP值超高——但是有一個很大的問題:不好看。
塑膠本身是白色的,如果做得夠薄,還能變成半透明甚至全透明。但一葉蘭原本的綠色要怎麼辦呢?
因此由於取色的需求,手藝人們對這種薄塑膠又進行了改動,使它有了顏色,並且在保留三面平滑,易于與飯盒接觸來保證徹底隔離食物的基礎上,將朝上的一面加工成了如同真正的一葉蘭葉片一樣的鋸齒形,也就成為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。
由於並不是真正的一葉蘭,因此人們給這個新的產品取名叫做“人造一葉蘭(人造バラン)”。發展到現在,考慮到詞彙的長度和發音的難易度,慢慢地在日語中就省略了“人造”兩個字,只剩下後面的“一葉蘭(バラン)”,這種叫法一直延續到了今天。
不只一種……?
其實雖然這種物理意義上的分隔片被叫做一葉蘭,但並不是只有一葉蘭的葉子能作為料理的分隔片。其他的種類裡面,最為人所知的就是竹葉。
尤其是在壽司料理界。人們會用竹葉來包裹壽司,來達到防止相互沾染味道、便於運輸、手不直接接觸食物也能夠將食物拿起等目的。另外,人們還用竹葉來達到殺菌和抗菌的效果。比如,保存含有魚類材料的壽司時,除了大家都知道的醋,就會用竹葉來包裹壽司,來提高保存效果。
在現代,由於塑膠保鮮膜的廣泛使用,最近也出現了“一葉蘭無用論”,號召廢棄便當中的一葉蘭。
有些人認為,既然都是為了分隔,就算不是一葉蘭,用保鮮膜或者其他的材料不是也可以嗎?
也有人說,反正最後都是要一起吃掉的,分不分隔又有什麼關係呢?
不過日本直到目前還沒有廢棄便當中的一葉蘭,理由不外乎是①習慣使然②便宜③有專業從事插入一葉蘭的工作的人,不能讓他們丟工作。
不過不管怎麼說,食物中有一點翠綠的顏色,也讓人心情很好不是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