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第一次去日本的旅客都會問:「我需要準備什麼?」其實不用急著把所有細節一次背熟,只要先掌握大方向,就能避免大多數的麻煩。基本上,入境與海關、網路、金錢支付、交通移動、行李安排、購物退稅以及日常禮儀,這些都是新手最常遇到的問題。等到行程確定後,再針對住宿地點或活動需求去查更詳細的資訊就好。本篇文章整理了最常被問到的 Q&A,幫助你快速掌握大方向,如果需要更深入的細節,也能透過內文連結延伸閱讀,讓第一次旅行日本更輕鬆安心。
入境與海關
建議出發前完成 Visit Japan Web 登錄。這樣抵達後入境審查與海關申報都能直接掃 QR code,免去現場填紙本的麻煩。很多旅客因為沒做,結果排隊時間變很長。
常見需要申報或禁止攜帶的物品包括:肉製品、新鮮水果、部分藥品,以及超過 100 萬日圓的現金。帶處方藥最好有英文或日文證明,避免被要求解釋。
其實大部分旅客都能很快通過,只要資料齊全。最常見的延誤就是忘了填 Visit Japan Web 或攜帶禁止物品。
網路與通訊
雖然部分便利商店或咖啡廳有 Wi-Fi,但速度慢、限制多,不建議當主要網路來源。在日本強烈建議準備自己的網路。
eSIM 在日本通常是「安裝即啟用」,所以建議落地後再安裝。如果安裝後意外刪掉,可能需要重新購買,客服不一定能補發。
預算與付款
兩者並存。大型商場、百貨、便利商店普遍支援刷卡,但小餐廳、居酒屋、地方巴士仍常只收現金。建議第一天先準備 1–2 萬日圓現金。
需要!日本很多自動販賣機和小店收 100 円或 500 円硬幣,常會找回一堆零錢。建議隨身帶個小錢包。
日本最常見的是 PayPay、Line Pay、樂天 Pay,但這些多數需要日本銀行帳戶綁定。對外國旅客來說,信用卡+現金+交通 IC 卡 才是最實用的組合。
換匯與領錢
建議至少換一些(約 1 萬日圓),確保抵達後交通與餐飲無虞。機場匯率通常比較差,只適合少量兌換。
很方便。7-Eleven、全家、郵局的 ATM 幾乎都能用海外卡提款。手續費依發卡銀行不同,通常一次提款 5–10 萬日圓比較划算。
交通與移動
IC 卡(Suica、PASMO、ICOCA 等)就像悠遊卡,搭電車、巴士、甚至便利商店付款都能用。幾乎每個旅客都會辦,強烈推薦。
不一定。JR Pass 適合長距離多次搭新幹線的人,但若只在東京或關西短期停留,單買車票更便宜。
新幹線的座位分自由席與指定席。攜帶大行李(超過 160cm)需要事先訂位。票可以在車站機器買,也能透過官方 App 提前預約。
行李與宅配
建議不要超過 26 吋。日本飯店房間小,地鐵站也有很多樓梯。大行李很容易卡住,也不好放在投幣置物櫃裡。
日本有完善的 宅配服務(TA-Q-BIN),可以把行李直接寄到下一間飯店或機場。價格大約 2000 日圓左右,非常省力。
購物與退稅
外國旅客單日同店消費滿 5000 日圓(未稅)即可退稅。結帳時要出示護照,店員會幫你把收據黏進護照裡。
食品、藥妝品多半要求「密封包裝,不可在日本境內使用」。有些店的折扣券和退稅不能同時用,建議結帳前確認。
基本禮儀
是的,尤其在公共場合。搭電車時不要講手機,進出車廂記得先讓人下車。大聲喧嘩會讓人覺得沒禮貌。
大部分情況下不行。街邊小吃買了通常要在攤位附近吃完。日本垃圾桶很少,所以最好隨身帶個小袋子裝垃圾。
不用。日本文化裡沒有小費習慣,你留下錢反而可能會讓店員追出來還你。
藥品與健康
一般成藥沒問題,但含麻黃素的感冒藥(如白加黑)可能違規。若攜帶處方藥,最好準備醫生證明或藥袋。
日本藥妝店隨處可見,頭痛藥、腸胃藥、眼藥水都能輕鬆買到。如果需要看醫生,可以請飯店櫃檯幫忙找最近的診所。
兩句話總結
新手旅行重點:準備好網路、IC 卡與一些現金,行李別太大,掌握退稅與基本禮儀。剩下的細節,可以邊旅行邊學!

